教学科研

专家引领航向 助力教师发展

发布日期:2023-03-31   来源:吴松涛   

2023328日,春意盎然,芳菲浸染。在这春日好光景,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形成教研组良好的教研教学氛围,切实提高组内老师的备课能力和教学素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开展《基于教材、回归教材、感悟数学》主题教研活动,区教研员陈磊老师、李燕琴老师及我校周峰校长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并给予了悉心指导。

首先数学教研组长孙丽萍老师根据近两年数学中考的情况指出,在“双减”背景下,上海中考更加侧重于对于教材的深度理解以及课本例题、练习册的变式演练,因此回归课本本源,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和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演练教学,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是老师们努力的方向。孙老师分享了在拓展知识“零点分段”问题上运用数形结合解决教学难点过程,抛砖引玉,引发老师们的思考和讨论。

九年级备课组长张依莉老师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指出学生存在“就题论题、缺乏归纳、数学思维不灵活”等问题,为了提高一轮复习课的效率,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组内老师合作完成“一题多变”、“2023年‘一模’阅读理解问题”等专题,并在教研组内进行分享,这些专题有效帮助九年级学生提高数学素养,从而能更自信地迎接中考。

八年级备课组长杨霖婕老师,通过对学生近期综合及专项练习情况,发现学生在函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较多,表示后续将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制定了多项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杨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对一道数学课本例题的思考,把基本图形放在圆等多个背景下,多个角度进行改编,让人耳目一新。

两位教研员对各“备课组”能深入分析学情,通过数据精准“把脉”问题并积极寻求对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表示肯定和表扬,鼓励老师们继续从教材出发,不断尝试和探索“一题多变”课堂教学设计。陈磊老师建议教研组对如何利用数字化评价去关注个体发展,如何利用集体的力量打造“研究型”教研组进行深入思考;李燕琴老师建议所有的老师对数据分析中的优良率和低分率出现在初中阶段哪个教学段,相应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要认真研究,有的放矢,并对教研组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座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周峰校长对教研员们的指导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她提出,我校加入了交通大学大集体,新的征程启航了,半年来,我校发展迅速,老师们要继续踔厉奋发,为了心中对教育的热爱而努力,与学校共成长。

以研促教,方能行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再次将新课标理念和实际教学链接,拓宽了教学思路,明确了研究方向,在专家的引领帮助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交大附属黄浦实验中学的每一位数学老师将不懈努力,用一颗赤诚之心对学生,用一颗学习之心对专业发展,用一颗不忘的初心为学校发展贡献数学人的力量。










分享到: